新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和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和需求导向,深入开展对标找差、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推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抗牢法治之责
一是强化统筹领导。局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督促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依法办事,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审议重大行政决策等事项,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及法治政府建设具体情况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个人年终述职报告。一年来,我局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共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2次,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中涉及的重大问题、重要环节、重点任务,主动过问、协调和督办。二是推进法治学习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学习重要内容,通过观看法治宣传教育片、发放学习资料、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党内法规、涉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推动学法日常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守法、用法能力。
(二)推进依法行政,彰显法治之为
一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局继续聘请了法律顾问,在执行政策法规、处理信访案件时,咨询法律顾问意见,确保能严格落实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巩固和提升我局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截至目前,法律顾问为我局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5次,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40余人次。二是全面落实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完善审核标准、审核流程、处置措施等配套规定,未经法制审核不提交会议讨论,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细化办事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截至目前,未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三是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民主决策,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力落实。四是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在局网站上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并将新增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营造良好服务氛围。
(三)坚持依法执政,突出法治之重
一是按照市委编办要求开展行政权力梳理和编制工作。目前我局共有行政权力事项17项,其中:行政处罚3项、行政给付10项、其他行政权力4项,明确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职能职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加强执法培训,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根据《新乡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的文件精神,以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方式等为主题,重点针对《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和新修订地方性法规内容开展培训,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工作落实。2024年,开展执法人员培训4次。三是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公开与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政策依据、办事流程及具体结果,做到行政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组织全系统17名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证年审考试,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及“执法监督”制度,完善“亮证执法” “执法音像记录管理” “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全方位提高执法水平。全年没有行政执法案例,没有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情形。
(四)加强法治宣传,夯实法治之基
我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年度工作计划、普法工作报告等制度,加强对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日”、“八一”、国庆等时间节点,以及每年两季接兵、日常接访、开展适应性培训等场合,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和普法教育。组织“老兵宣讲团”进校园宣讲活动;二是大力加强退役军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更加深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我局首先积极整合各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运用图片、展板、文字等方式,通过电子显视屏、图板等宣传设施,利用办公楼墙面展示退役军人法治文化,营造法治文化氛围。然后及时修缮、更新双拥主题公园、主题街道等阵地的宣传内容,把法治元素融入其中,让群众在休闲的同时学习了解涉军法治知识。最后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设立法治“微书角”,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的法治意识,推动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截止目前,全市已设立法治“微书角”163个,张贴法治标语232条,大厅设置简易书架232个,摆放法律书籍2000余本,提供政策宣传册、明白卡8000余册等。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人才队伍力量较弱。缺乏法律专业背景和实践工作经验的法治骨干,在人员配备上不足,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与当下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社会公众的期待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普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形式不够新颖、内容不够丰富,运用新媒体手段做好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除了日常的会议、讲座、微信宣传等方式,缺乏创新意识,普法效果有限。
(三)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不够广。教育培训的对象覆盖还不够广,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重视度高、对一般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重视度低的问题,针对一般工作人员实际开展针对性培训还不够多。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规范依法行政工作程序,严格落实审核审批手续,加强沟通协调,推进依法行政公开公平公正。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公示与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办事资料、条件、程序和投诉渠道,确保公开的资料合法、完整、规范、具体、统一、有效。
(二)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围绕掌握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培养法治能力、专业能力,面向退役军人系统组织开展全员系统性业务培训。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
(三)增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采用不同形式开展退役军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提高退役军人服务队伍素质。探索建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体系,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依法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