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公安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公安建设工作目标,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前指+情指”工作机制,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我局已连续4年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中取得优秀成绩,多项公安工作受到上级批示肯定和发电祝贺,其中李卫东、魏建平等市领导作出批示肯定21次。1至10月,全市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29.8%,“两抢一盗”破案数同比上升42.3%,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
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建警,筑牢忠诚警魂,坚决做到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一是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市局党委理论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执行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共组织理论学习31次,始终坚持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新乡法治公安建设全过程,进一步树牢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副市长朱东亚先后参加读书班和集中学习研讨活动,亲自组织、亲自授课,做好示范。各级党组织按照“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安排,紧扣党的“六大纪律”,开展学习研讨,全市公安机关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58次,各级党支部开展学习交流766次,实现党员全覆盖。二是扛稳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市局主要负责人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工作的先导,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法制治公安建设的各方面,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履职尽责、落实到位。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朱东亚亲自指挥部署“前指+情指”工作,保持每日工作凌晨5点调度,精准研判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问题线索,成功处置化解了一大批风险隐患。副市长朱东亚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会、座谈会听取研究“扫黑除恶”、“夏季行动”、“6.21专案”、社会维稳等中心工作,亲自安排,强力推进,深耕公安法治建设,有力保障全市治安大局平稳。坚持推行“日清月结周讲评”工作机制,每周五雷打不动,市局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全市公安工作“周讲评会”,扎实推动全市打击犯罪和社会防范工作,助力新乡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三是府院府检联动机制畅通。副市长朱东亚多次听取破解“执行难”问题工作汇报,明确提出公安机关特别是犯侦、大数据、法制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协作配合,建立和完善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长效合作机制,我局与市中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执行协调联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共同成立了协作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县人民法院由属地公安机关配合设立“执行联动警务室”。2024年以来,通过与检察机关侦监协作配合,共会商重大疑难案件5起,其中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发现的辉县卫辉违规挖矿采石违法犯罪案件以及“6.21”专案研判会商,通过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争取了工作主动,确保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全力维稳护安,服务经济发展,在大战大考上充分展现新时代公安担当。一是守牢社会安定底线。深化“前指+情指”工作机制,强化“点线面”立体管控,紧盯重要时期、敏感节点不放心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关键要素,实行专班化运作、系统化解决、闭环式管理。优化预防预警,健全市前指校园及公共安全专班运行模式,加大校园医院安全监管力度,建立“一校一警”“一院一室”机制,在全市2845所中小学幼儿园、15家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落实进驻警力,让预防预警走在风险前面。优化快速反应,强化“临战、实战、遭遇战”意识,动态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妥善处置敏感案事件。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共检查治安保卫重点单位1.2万余家次,发现整改隐患3560处。“夏季行动”期间共启动治安服务台61个,现场调解纠纷、接受救助200余起。推行调处警务,依托“四丰富两提升”深化“一村(格)一警”“3+N”网格机制,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6万个,化解率99.56%。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突出经济犯罪严打整治,今年以来共侦破经济类案件253起,采取强制措施494人。强力推进农信社和农商行不良贷款专项清收行动,盘活资金22.15亿元。二是守牢人民安宁底线。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以“豫筑平安”行动为牵引,深入推进“雷霆1号•打击涉赌”“雷霆2号•禁种铲毒”“雷霆3号•打击整治涉出入境违法犯罪”等38个专项打击行动,成功破获部督、省督案件29起,“雷霆1号”行动排名全省第一。严打违法突出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共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2起,破获刑事案件449起,抓获嫌疑人174人,侦办的“8.15”专案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二十大精品案件;现行命案发一破一,破获命案积案7起,提前完成省厅目标任务。强化民爆物品、枪支弹药、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监管,共收缴各类枪支60支、子弹3793发,烟花爆竹2万余件。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共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0.7万余起,吊销驾驶证872本。截至11月23日,全市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数、受伤数、直接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10.8%、15.9%、10%和2.1%。三是守牢网络安靖底线。狠抓网上斗争不放松,加强“415”机制建设,深化“净网”“护网”行动,严格落实7×24小时网上巡查监控、舆情引导等措施。今年以来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225起,采取强制措施26人,行政处罚214人,批评教育43人,对外公布典型案例86起,整治互联网平台企业243家次,我市网络舆情环境持续向好。
(三)强化执法监督,统筹体系建设,全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专班推进,引领规范执法纵深发展。组建“一把手”直接指挥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专班并纳入市县两级社会稳定前线指挥部以来,专班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前置和过程管控,贯彻“日清周评月考核”工作机制,创新运用“信息系统预警+人工监督整改+问题通报追责”工作模式,每日紧盯立案、卷宗质量、执法办案场所管理和法制培训等12项重点执法业务,着力解决执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协助其他专班共同推进信访稳定、基层社会治理、突发案事件处置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已将1500余个突出执法问题上报至市前指编入《每日战报》呈各单位主要领导阅示,不断强化“一把手”的规范执法意识。二是日清日结,强化日常执法监督管理。坚持每日对立案情况进行巡查预警,对3126起案件进行提醒提示并督促完成整改,从源头上整治立案超期问题,此项工作始终保持全省领先位次。坚持每日对刑事、行政重点案件电子卷宗进行评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在市局主页“执法规范化建设”专栏予以通报、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共编发各类通报309期,评查刑事、行政案件7229起,通报问题1.6万余个,实现执法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形成“评查-通报-整改-提高”的良性循环。坚持每日通过视频巡查纠正民警使用办案场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周编发各执法办案场所落实“四个一律”工作通报,严格执法办案场所管理使用,持续强化执法安全责任和执法规范意识。共编发各类通报229期,对应进“中心”人数19694人进行核查,通报问题118个,确保执法安全、规范、高效。三是完善制度,提升执法质量。先后健全完善《新乡市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2024年修订)(试行)》《新乡市公安局执法监督及执法责任终身制实施细则(试行)》《新乡市公安机关兼职法制员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着力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完善执法制度体系,提升执法主体素质,优化执法服务保障,不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处置问题楼盘、指导办理“6.21”专案等重大敏感案件,以法治公安建设新发展助推新乡公安工作新提升。上半年,我局执法电子卷宗质量全省第1,刑事案卷质量全省第6名,法律知识抽考全省第2名,执法规范化综合绩效全省第2名。
(四)依法履行职能,优质高效便民,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认真为群众办理户籍、身份证业务。今年以来共办理户口业务43.04万笔,居民身份证42.85万张,临时居民身份证1.42万张。办理省内一站式户口迁移业务1.11笔,新生儿出生入户“全省通办”413笔;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2720笔,新生儿出生申报户口“跨省通办”27笔,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1174笔;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3259笔。二是开展警务室政务服务工作。以贯彻落实郑海洋副省长“四丰富两提升”工作要求,丰富警务室职能,组织警务室开展政务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可直接受理户籍业务的警务室17个,直接受理户政业务284笔,流动人口业务4033笔,提供捎办代办业务4200余件,为群众提供咨询9900余人次,指导群众网上办理4600余人次。三是优质高效便民服务。深入开展整治营商环境方面、政务服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印发《新乡市公安局营商环境方面作风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公安机关窗口单位组织“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强化 “12345”、好差评等群众反馈渠道的畅通,丰富服务项目种类;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梳理7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下沉,全力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少跑一趟腿”。精心组织安排2场“群众愁盼 干部体验”活动,我局2名局领导分别前往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开展干部体验活动,全流程体验事项办理,深入排查痛点、堵点并整改完毕。
(五)加强教育培训,深化实战练兵,切实提升领导干部和民警执法能力。一是全面加强教育训练工作。分级分批开展政治和业务轮训,举办2期“政治轮训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领导干部167人,并跟进完成市委组织部2024年春季培训班等10个班次调训工作;举办9期“政治轮训暨规范执法强化培训班”,培训民警860余人,并牵头警种部门举办各类业务培训6期,培训200余人。优化实战练兵“月考核”机制,每两月一次随机抽取基层所队进行练兵考核,共组织4次练兵考核民警729人,营造浓厚练兵氛围。经验做法被《人民公安报》《河南公安报》宣传报道,并被省厅“行动计划案例”刊发。二是集中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法制支队组织业务骨干不定期深入到15个分县局开展重点法律业务培训,共有3000余名一线执法民警参加。各分县局法制部门突出实战实用实效特点,通过 “小班制”授课、案件解析、庭审旁听等方式开展执法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260余次,培训民辅警8500余人次,组织庭审旁听26次,350余人次参加。卫辉市局、延津县局、长垣市局、凤泉分局、高新分局等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培训学习,发挥领导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持续提升民警实战本领。印制2000余份学习资料,组织全局民警积极参加法律知识学习,会同政治部、大数据支队在警务通手机上开发新乡警务训练平台APP,落实好“一日一练、一周一测、一月一评、一季一考”,截至目前共有2万余人次参加测试,在全省组织的抽考测试成绩名列前茅,执法主体能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当前,全市公安机关广大民警负重前行、拼搏奋进,在维护全市政治社会和治安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也不容忽视。
(一)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短板弱项。“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还不够顺畅,“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体制机制还未真正捋顺,法治公安、智慧公安建设在全国全省还相对落后,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专家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常态化实战培训还不够全面。
(二)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仍有差距。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公平正义、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充满了新期待,不仅要求严格公正执法,而且希望更加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与之相比,在规范执法中,个别执法顽疾还未完全根治,有案不受、有案不立等不作为、慢作为,简单执法、机械执法的问题偶有发生,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服务等现象有不同程度存在,群众对公安执法的满意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与新时代下的执法要求还有不足。当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公安执法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与之相比,我局依托执法办案中心实现监督管理服务一体化尚未完成,距一站式服务、派驻式监管于一体的集成式、智能化、综合性、升级版执法办案中心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步工作谋划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市公安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依法治市部署,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牢牢把握法治公安建设总目标,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牵引,全力推动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乡贡献公安力量。一是牢记公安姓党政治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完善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加强党对公安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二是矢志不渝维护社会安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颠覆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加强公共安全监管,特别是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凝心聚力深化公安改革。在抓好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和新管理体系上狠下功夫,把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为关键性任务,研究细化具体措施,构建完善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龙头,以基础防范、重点管控、精准打击、内外联动、执法监督管理等5项主要机制为重点,以相关工作机制为补充的“1+5+N”现代警务机制体系,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是全力以赴护航经济发展。聚焦市委、市政府“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部署,紧紧围绕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在治安户政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领域研究出台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助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严厉打击涉生态环境、粮食、耕地等方面违法犯罪,为超常规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战略部署保驾护航。五是努力锻造过硬公安队伍。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在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和从基层借调干部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更好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实施素质强警工程,完善全警常态化练兵机制,激励引导民警做到敬业勤业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