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筑梦“质量强市”新征程
丰收季硕果累累,质量月精益求精。在第48个全国“质量月”深入开展之际,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华集团)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我市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获嘉县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业被国家认监委批准为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国家级试点,系全国首批、全省唯一。
质量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从关切民生到产业升级,从严格监管到温情服务,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道路上,市市场监管局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质”惠民生
9月的新乡,处处涌动着质量提升的热潮。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质量月”活动,为群众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正式实施。为全力推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全面落地,当日,市市场监管局在我市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开展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进社区、进市场、进企业”宣传活动,拉开了我市“质量月”活动的序幕。
“不符合国家标准、未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一定不能买。”当日,我市市场监管人员将宣传台和咨询台设置在位于西大街的电动自行车销售现场,为消费者解读新国标车辆的技术参数、安全性能要求、车速限值、标识标志规范、防篡改等核心内容及CCC认证标志的辨识方法,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时主动选择合规产品,加快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旧车,从使用端筑牢安全防线。
市场监管人员还深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帮助经营者及时掌握标准修订要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民之所需,我之所想;民之所盼,我之所向。为掀起全民参与的质量热潮,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给您的手机称重后贴上克重标签,以后购物时可以把手机当砝码,先上秤称一下,就知道商家的秤准不准了。”9月9日,市市场监管局在大桥悦时代广场举办2025年全国“质量月”集中宣传活动,现场“手机变砝码”、快速辨“鬼秤”等计量惠民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检验检测技术人员为市民提供血压计、电子秤免费检定服务;市纤维检验所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纺织服装相关知识,帮助市民鉴别纺织品质量;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向群众普及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产品质量知识......当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同步开展活动,全面推进全民质量提升行动。
“质量工作从娃娃抓起。”9月9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走进市育才小学,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校外宣传+校内课堂”双阵地模式,将质量安全与开学教育创新结合,提升少年儿童的质量安全素养,助力“质量强市”建设。
同时,围绕学生文具、玩具、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校服等产品,市场监管人员和学生、家长及周边商户开展“面对面”交流,系统讲解质量安全风险点及科学选购方法,提醒大家警惕“三无”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潜在危害。
“你点我检”、农产品安全抽检、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市市场监管局将“质量月”活动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从源头为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质”促发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卫华集团此次斩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提名奖,绝非偶然。作为国内起重行业的领军企业,卫华集团将质量意识融入血脉,以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这份荣誉,也是我市长期坚持质量引领、培育壮大实体经济的缩影,更是“新乡制造”向“新乡创造”、“新乡‘质’造”转型升级的有力见证。我市通过培育质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企业要发展,质量是关键,质量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质量月”期间,市市场监管局举办首席质量官“话”质量活动,10家企业现场聘任首席质量官,以关键少数带动全面质量跃升。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恪尽职守,当好企业质量安全的‘守门员’,密切协同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部门,推动质量措施落地。”在获聘首席质量官后,豫北转向系统(新乡)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黄明的承诺掷地有声。
这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铮铮誓言,也是对我市“质量强市”的美好期许。截至目前,全市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首席质量官已达426人,初步建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质量管理人才队伍。
在今年“质量能力素质提升月”活动中,全市780家企业的2600人参与培训,为企业质量提升筑牢了人才基础。
市市场监管局不仅解决人才问题,还着力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通过推动“认证贷”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质量提升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截至目前,全市149家企业共获批5.26亿元“认证贷”。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汇聚质量管理专家、技术机构的力量,深入产业集聚区和企业一线开展一对一“把脉问诊”,倾情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管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升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水平。
QC小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内驱力与全员主人翁意识,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印发《新乡市质量管理小组(QC)活动成果评审方案(试行)》,大力推动QC小组活动开展。
9月26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QC小组辅导培训会,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现场,来自企业生产、质检等一线岗位的骨干们,在专家指导下系统学习QC小组的课题选择、活动流程与方法。这场培训从微观层面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质量意识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从生产线每一个细微处扎实落地,帮助企业扎实有效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企业全面提升质量。
帮一把,扶一程,质量提升行动深度融入我市产业发展脉络,激发了企业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目前,我市13家企业的19类(个)产品被授权使用河南省“美豫名品”公共品牌,总量位居全省第三。“质”创未来
质量之于城市,犹如基石之于大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发展,不断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质量创新、加强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引导下,市市场监管局印发《新乡市2025-2026年度质量强市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关于进一步深化质量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围绕产业兴市战略,狠抓质量提升。
标准化战略是“质量强市”的“指挥棒”和“度量衡”,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纽带”和“催化剂”。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标准河南建设要求,着力推动全域标准化发展,实施标准新乡十大行动,健全完善高质量的标准体系。
对全市232家重点企业开展标准化应用培训;以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准,逐步提高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比例......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制造业领航工程,紧抓重点产业链这个关键环节,我市为形成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筑牢根基。截至目前,全市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291项,创建标准化试点90项,标准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质量强市”战略构筑起坚实底座。组织我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指引龙头企业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助其破解管理难题;有序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让“低碳”成为我市产品的新竞争力;实施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以精准数据赋能研发创新。
这一套覆盖大中小微企业、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工程,标志着我市质量建设正从“点”的突破迈向“体系”的完善,为经济航船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能。
捷报接连而至。我市诚城常青藤“一日流程”托育服务标准化试点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省托育服务领域首个通过验收的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成为我市不断深化托育领域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托育服务提质增效,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的生动实践,为全省托育行业服务质量提升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乡经验”。
国家认监委9月22日公布全国首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名单》,获嘉县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业成功入选,为我省唯一入选项目,标志着我市以质量认证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迎来了新机遇。
“质量提升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引导企业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厚植质量文化,让质量成为我市发展的鲜明底色。
从便民惠民活动的质量服务到高端智能制造的质量管理,从产品质量监管到全方位质量服务体系建设,市市场监管局为“质量强市”精心播种、耕耘,让质量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